今天是:2024-4-23 星期二
当前位置 >> 主页  >> 风采园地 >> 民校介绍 >> 正文
宁波华茂外国语学校:十年一剑锋初试
时间:2014-04-09        
字号选择〖    〗  
 

一条小河横贯校园,将校园分割成东西两区,一座石桥又将两区连成一片,构成有机整体,这就是宁波华茂外国语学校。跨过石桥,进入校门,门前广场两边各立着五尊中西教育名家雕像,一边是孔子、朱熹、王守仁、蔡元培、陶行知;一边是帕拉图、夸美纽斯、赫尔巴特、杜威、苏霍姆林斯基,后边的山墙上各有两行鎏金大字:“承认差异,提供选择,开发潜能,多元发展。”这便是该校的办学理念。办学十三年来,他们秉承自己的办学理念,坚持自己的育人模式,不断实践、不断探索,已经初步形成了自己鲜明的办学特色。

1988年8月,经浙江省宁波市教育局审批,一座崭新的市直属学校宁波华茂外国语学校正式破土动工,那是鄞州中心区沿鄞县大道、天童北路、宁南北路、四明中路围合起来的一个完整的街区,占地面积足有500亩。整个校园以穿校而过的河流为中轴线,建筑大气磅礴,秀丽典雅,就是十多年以后的现在,在宁波市也当属首屈一指。13000平方米的科技馆,3000多座位的体育馆,7000多平方米的图书馆,一座温水短池游泳馆,两个400米标准田径场,一个足球练习场,还有国内****的私立校园美术馆,构成了和谐的育人环境。650多名教职工,5100多名学生,一校三部(义务教育部、高中部、国际部)的格局让我们感受到,该校经过十年的发展,已经具备了相应的办学规模,初步展现了他们的办学实力。

科学规划明方向

早在办学之初,该校就有了科学的定位。该校董事长徐万茂先生认为:学校规划是保障教职员工和学生利益的根本所在。因此,早在2002年,该校在上海民办教育研究所的指导下,就制订了第一个十年(2002—2012)发展规划,首次提出他们的培养目标和发展目标:通过学校和社会的通力合作,努力将华外学生培养成思想品德优秀、知识基础扎实、身体心理健康、英语能力突出、信息技术出众、才艺特长明显的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一代新人。形成“团结向上、拼搏进取”的学校文化,基本形成“法人治理、权力制衡、分合有度、职能互补”的学校领导体制和“条块结合、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的内部管理体制,基本形成“多元品牌、多科并举”的生动局面,不断提升办学品位,向国际社会展示华茂的教育品牌和办学特色。

该校将办学规模确定在5500人左右,只用了5年时间,就完成了规模的扩张,继而进入了内涵发展阶段。这期间,又根据学校发展的实际情况,适当压缩初、高中的办学规模,适度发展国际化办学规模。办学方向的微调,使该校国际化办学方向变得更加明晰。

在育人上,他们有着自己的人才观:因材施教,让每一个孩子都成长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学校除了传授知识,还要培养能力,培养创新意识,而更重要的还是育人。

正是由于科学的定位,学校的发展才有了明确的发展方向。这也是华茂人为什么历经风雨,坚持不懈地耐得住寂寞地坚持走自己道路的原因之一。                         

坚持理念不动摇

“承认差异,提供选择,开发潜能,多元发展。”这是华外人教育的独特理念。华外衡量教育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志是学生对自己是否充满信心,对前途是否充满希望,是否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明显进步。学校评价教师的教学实绩,不看绝对成绩,主要看学生进步幅度和个性特长的发展,引导教师研究适合每一位学生的教学方式,把学生的差异当做资源来开发。这样独特的办学理念,虽然得到了教育界不少有识之士的赞赏,但实现的过程却异常艰难。

首先,学校办学处于高考应试的大背景下,坚持这样的理念首先要面临这社会、家长巨大的压力。再则,那时学校领导以及老师对这样的理念的理解也不到位,因此,贯彻起来有难度。但华茂人认定的事情就坚决不动摇。

第一个十年规划,差异教学在艰难中推进。小班化教学过程中如何给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他们在实践;九年一贯制建设如何进行差异教学,他们在摸索;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与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关系,他们在思考。这期间,他们的校本课程开发也在跟进。从2003年起,他们就进行了校本课程建设,并将之作为推进差异教学的一个抓手。至第一个十年规划结束,他们已经基本完成了校本课程系列教材的编写,为下一阶段进一步给学生提供选择奠定了基础。

老实说,这过去的十年,在贯彻“十六字”办学理念上,该校并没有取得突破性的进展。但在制订第二个十年规划的时候,他们不仅没有气馁,没有放弃,而是更加强化了这一理念。他们通过各种渠道,反复宣讲,使这一理念深入人心,并切实落实到教学实践中去。这一过程中,他们走出去,请进来,去国内名校学习,邀请著名教育专家来校讲座。2012年11月,该校还邀请中国教科院差异教学研究专家华国栋研究员来校作差异教学专题讲座。如今的华茂外国语学校,从老师到职工,对于“十六字”办学理念已经有了比较透彻的理解。学校一班人决心在深入学习之后,乘课改的东风,一步一个脚印地往前走,坚定自己的理念不动摇,并制定了分布实施规划,将理念化为实际行动。我们相信,只要不动摇地坚持走下去,他们在差异教学的道路上,一定会结出丰硕的果实。

竞聘上岗促管理

管理干部能上不能下,只唯上、不唯实的风气在当今社会中比比皆是,尤其是公立学校。但在宁波华茂外国语学校全然不是这样。早在第一个十年规划制订之初,学校就全面实行了教师聘任制,在教师自愿的基础上实行三年一聘制度,对考核不合格的教师坚决予以辞退。在宁波华茂外国语学校,教师岗位早已不是“铁饭碗”。不仅如此,该校本着对学生、家长、社会负责的态度,推出了教师优化措施,根据教师的师德表现、劳动纪律、教学认真程度、授课能力、教育教学效果、参加科研活动、教学业务考试等情况,先由教研组、年级段对本组(段)教师进行考核,另外,通过教师座谈、学生及家长民意调查等形式了解教师的工作,在此基础上拟定解聘教师初步名单,由学部行政会议拟定解聘人员名单提交学校批准,确定最后的解聘人员名单。并根据劳动合同法,有理有礼有节地对解聘老师实行转岗、合同到期不再续聘和解除劳动合同关系。

2012年7月,一部分老师被终止劳动合同,此事一经网络传播,在社会上掀起了轩然大波。一部分人的看法是:华茂外国语学校不够人性化,教师在众人眼中仍然是铁饭碗,如今突然被终止劳动关系,实在让人难以接受。另一种观点则比较理性,认为学校解聘教师,除了其他理由,必然也有教师素质方面的考量,教师教得不好,就应该离开教学岗位,教师有流动,学校的教学质量才能提升。其实,华茂外国语学校在对待优化教师队伍这一问题上,并非冷酷无情,一般没有原则性错误,只是业务水平有所欠缺的教师,学校会先给予转岗,只有师德不佳的教师,学校才会不留情面地直接解除合同。这样的做法在大讨论中最终还是得到了专家的肯定和公众舆论的支持。有专家指出,学校尤其是公办学校,教师不流动,这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师资稳定,但另一方面,这种长期的不流动却造成了活力的缺失。华茂外国语学校作为民办学校,站在人事制度改革的潮头,为公办学校真正推进全员聘用制作出了尝试。

不仅如此,华茂外国语学校的中层干部也是全面实行聘任制的。2010年1月,新任校长张宝云上任不久,该校首次推出了校中层3个管理岗位竞聘上岗,经校内外老师本人自愿报名、竞聘演讲、学校考察和结合近几学期期末考核,按照“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原则和“爱校、德高、肯干、善思”的干部选拔(培养)标准,聘任了校教务处长兼教科所长、学生处副处长、校招生办主任。同年4月,国际教育部ID(国际教育部办公室)主任、副主任,IC(国际课程中心)主任、副主任,IB(国际文凭中心)主任5个管理岗位也实行了竞聘上岗。4个月后,该校又开展了义务教育部管理干部岗位竞聘;同年11月,迎来了高中部等管理干部岗位竞聘。2011年,又进行了后勤管理干部竞聘,今年11月,国际教育部、义务教育部和校后勤管理又推出了多个岗位竞聘。

先后开展的五次管理干部竞聘,引起了校内外教师和原任职人员的热烈反响,大家踊跃报名参与,充分展现了教师齐心协力为学校实现谋发展的精神风貌。中层干部竞聘上岗化被动为主动,从“要你做”到“我要做”转变,公开公平公正,真正做到管理干部能上能下,让每个人都有施展才华的平台。它的实施加快了学校人事制度的改革,建立了科学的干部队伍管理机制,提高了干部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了学校管理再上新台阶。

多元办学求发展

该校“承认差异,提供选择,开发潜能,多元发展”的办学理念决定了多元办学的方向。

在义务教育部,“五四学制”和“六三学制”并存:小学一年级入校的学生实行“五四”制,小学段读三年,初中段读四年;初中一年级入校的学生读三年。多样的学制方式,为学校的生源提供了一定的保证,也为学校研究不同学制模式的办学提供了基础。在研究差异教学方面,该校还在积极探索学段与学段之间、学部与学部之间的弹性学制,加强教学内容的纵向衔接和横向联合。目前,他们已经进行了部分九年一贯制的九年级(上)学生直升高中的弹性学制实验,该实验已经进行了三年,直接升入高中的有120余名学生,在差异教学方面迈出了大胆的一步。

在高中部,公办班级和民办班级并存。利用政府资源,招收公办班学生,既为政府解决了优质学校上学难的问题,也为学校进一步发展奠定了生源基础。在高中部,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普通民办班的学生可以发挥自己的特长,降低教学难度,开设多种选修课,兴趣课,可以得到美术、音乐、体育等特长方面的辅导,参加体艺类高考。

在国际部,多元文化教育并存。这里,不仅有出国留学预备班,如中加班、中美班,还有韩国班和IB课程班。早在2002年,该校就成立了韩国部,招收韩国留学生来中国学习汉语并报考中国大学。十年的办学,已有700多名韩国学生在此学习,成为国内NHK通过率最高的学校之一,为北大、清华、复旦输送了43名韩国留学生。不仅韩国学生慕名前来,也吸引了不少在国内其他城市的韩国学生来校学习。2006年春天,华茂教育集团又与宁波澳大利亚国际学校合作,决定以股份式收购的方式借壳运营,成立宁波华茂多元文化中心,招收外籍学生,按照国际学校的要求制定学校标准,引进IB课程,为社会提供优质的国际教育资源。IB课程,由当初多元文化教育中心的20人发展到如今的200余人。2012年5月,该项目已经正式获得IBO授权,成为浙江省第一所可以同时教授国际文凭组织(IBO) 小学项目(PYP)大学预科项目(DP)的国际学校,掀开了华茂国际化教育的又一新篇章。

十年来,该校在教育教学管理上,取得了一系列的成绩。2002年,被浙江省民办教育协会评为“浙江省优秀民办学校”;2003年,被宁波市教育局评为“宁波市文明学校”;2004年被浙江省教育厅评为“浙江省一级重点中学”;2005年,被宁波市教育局评为“宁波市示范性文明学校”和“师德群体创优先进学校”;2006年被浙江省教育厅评为“浙江省绿色学校”;2007年被宁波市政府评为“宁波市文明单位”,同年10月,该校还被国际与跨地区鉴证委员会(CITA)正式认证,成为浙江省第一所通过CITA鉴证的学校;2008年,被宁波市教育局评为“宁波市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集体”和“宁波市教科研先进集体”;2010年10月,中国民办教育研究院浙江分院在该校挂牌成立,标志着该校在民办教育科研方面行走在浙江的最前列;2011年,被中国民办教育协会评为“全国民办教育先进集体”;2012年5月,通过国际文凭组织权威论证,成为目前浙江省首所幼儿园至高中的IB国际学校。

回首往事,他们慨叹着办学的艰辛,也体会着坚持的可贵,更感受到未来光明前程的可期。在谈起办学的坚定目标时,该校董事长徐万茂先生这样说:“办教育不是搞投机,不可急功近利,必须真情实意、痴心不改。如果我一味地追求利益****化,就不会投资办学。这期间,华茂集团可以投资获取丰厚利润的项目及机会实在太多,我始终没有动过心,因为华茂认准了教育。” “十年一剑锋初试,艰辛有道汝成时。”十年的努力,华茂人朝着自己“创特色,成名校”既定的目标走出了坚实的第一步!

(宁波华茂外国语学校)